多年来,通过看材料和听传闻,一直有这样的印象:欧美的社会保障体制健全,弱势群体比如失业者、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等都有比较好的生活保障。但是,“耳听为虚,眼见是实”,对这类纸面上的或口耳相传的消息,我心里总带有几分怀疑,感觉不踏实。今年暑假期间,我又去美国探亲,刚好我们有亲戚夫妇两人去年开始住进了老年公寓,我们探望他们时,顺便参观了他们入住的老年公寓,了解了有关美国老人公寓的一些情况,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愿意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的亲戚住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他们出国十多年了,本来和女儿女婿以及外孙们同住,后来由于年老多病,而女儿女婿的工作都很忙,不可能时时承欢膝下、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于是,为了不过分影响小辈们的生活节奏,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情达理的两位老人主动提出搬进市里的老年公寓生活。双休日和节假日女儿女婿外孙们来公寓探望老人,他们有病时女儿女婿开车接送到医院就诊,平时两位老人就在公寓过半自理的生活,可谓两便。 公寓离市中心不远,环境很好,清静干净,周围种满绿树花草,本身就像是一座公园。公寓的管理也相当好,有一点像国内的星级宾馆。公寓有三层楼,有电梯,方便老人出行上下。整个公寓大概可以入住三百户人。公寓有物业管理,负责安排公寓分配和公寓日常运作;有修理工,负责设备维修,公寓里的住房设备都是免费维修的;有清洁工人,负责公寓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还有服务助理,为老人家们提供娱乐、集体活动、翻译等等服务。公寓距商业网点并不太远,马路对面不远处就有一家相当大的华人超市,还有饭店、药店、美容店等等,去美国著名的大型超市Costco步行也只需十来分钟的样子。在华人超市里可以讲普通话、粤语,购买各种食品和生活用品十分方便。距离公寓几百米有一座很大的社区公园,公园里古木参天、绿草如茵,环境一流。公园里设有网球场、羽毛球场、壁球场等运动场所,而且全部免费使用,不像国内类似场馆动辄买票收钱。老人们都很喜欢社区公园,早上傍晚走到这里,呼吸新鲜空气,打打太极拳,活动一下筋骨,其乐融融。公园旁边还有一家相当规模的医院,老人有什么急慢性疾病来这里诊治十分方便。 据说美国每个城市都有类似的老人公寓,公寓有政府办的,也有私人机构办的。入住条件基本相同,即入住者必须是62岁以上的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即俗称“绿卡”持有者)中的低收入人士。公寓一般是一厅一房,房间里有壁柜。套间里还有配备冰箱、烤箱和电炉的开放式厨房,方便老人煮食。房间里还有浴室、坐厕。套间面积大致在60平方米上下。公寓室内、走廊都铺着地毯,很安静,也相当干净。据说公寓每个房客入住前,公寓管理者都会更换房内的地毯、窗帘,粉刷墙壁,检修厨浴、水电、消防及报警设施,还要让房客试用确认没问题后才让房客入住。 公寓的收费相当低廉,一般就是房客收入的三分之一。中国老人在美国如还没加入美国籍,没有收入,就由子女每月支付五百美元左右的生活费,还有大约一百美金房租,房租里已包括水费(含24小时热水)在内,还有不多的电费、燃气费,加起来也就是六七百美金的样子,折合人民币也就是四千元左右。若住美国的老年公寓并自己支付有关款项,以一般人国内的收入来看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房客缴交的费用远远不及公寓运作的成本。据了解,私人机构办的老人公寓,是有政府财政补贴的,比如一个单元真正市场租金是七百元的话,而房客只交了一百元,差价六百元就要靠政府补贴了。政府办的公寓则全部差价都由政府买单了。 在美国,申请老人公寓的人很多,什么时候轮到,主要看运气,有的人排了不到一年就抽签入住了,有的人可能等上个四五年都没有轮到。不过,比起国内的床位数只占老人数的2%的老人院来说,这里的老年公寓相对说入住还是比较容易的。符合条件入住这类老人公寓大都是所谓低收入者,服务助理会协助老人们办理食物供给手续。公寓每天中午免费供应一顿午饭,早餐晚饭自理。不过,政府和慈善机构会向入住公寓的老人发放食物券,持券可去超市购买食品。美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慈善机构会到超市及饮食部门搜集即将过期的食物,发放给老人在保质期内食用,主要供给有大米、意大利面条、蔬菜、鸡蛋、新鲜水果、罐头、花生酱及西式调味品等。有时,食物和健康中心也会向老人供给食物,这需要象征性收费,不过每个月才收1美元,等于是白送。供给的食物却很丰富,老人在周一至周五每个工作日都可前往领取,每星期可领取6磅大米、6磅意大利面条及一打鸡蛋,每天还可领取面包、西饼等食物。这些食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人家们的日常食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入住公寓的老人并不是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之间是经常相互交流的。我们亲戚所在的明尼阿波利斯市位于美国的北部,靠近美加边境的五大湖,居民中的华人相对来说少一些,所以中国去的老人活动的圈子相对小一些,如果是三藩市这样华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据说有的老年公寓里的房客中华人占了一半,都是两岸三地的退休老人,儿女在美国打拼,他们不得不到美国养老,最后都住进了老年公寓。在那里据说中文是通用语,不会英语一点关系也没有。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老人公寓的服务助理从周一到周五的白天都为老人家安排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各类讲座,比如电脑班、艺术讲座、健康讲座、读书会(公寓设有小型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为了方便非英语人士学习英语,公寓还有英语会话俱乐部,由老外教授英语。每周还有三个晚上, 华人房客自行组织唱歌、跳舞,不少老外也都来凑热闹。公寓每个月都为过生日的老人举行生日Party 。每逢节日, 公寓也都会举行Party, 很热闹, 老人家们都很开心,精神上一点也不觉得孤单。顺便说一下,参加这里的各种活动都是免费的。 可以说,管窥蠡测式的参观和交谈,让我们对美国的养老工作有了一方面的初步感性印象。在老人公寓中,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有益于他们的延年益寿,当然也就减少了社会问题的发生,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和谐的因素。可惜的是,入住老人的医疗问题如何解决,包括医疗开支如何解决、小病小痛怎么治疗,老人患大病时老人公寓和医院是不是有联系机制,还有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最后如何处理等等问题,这些本来也是老人“颐养天年”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没有时间和机会进一步了解,只能等到以后有机会再作进一步的了解了。 美国对老人的照顾是十分周到的,这和一个国家的财力有关,更与思想观念有关。他们认为养老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老年人曾经服务社会,到老了理所当然应该受到社会的关照。其实美国人真的是很聪明,通过老年公寓的建设,让老年人能够愉快健康的生活,这不知道可以减少多少社会矛盾。所费不多,收获大大。就好像在医疗制度上,美国公司设立健康奖,奖励不生病的健康员工,鼓励员工多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中国人却搞公费医疗制度,把大病小病的治疗全部包起来,两者相比,思想观念、财力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之高下立判。在养老问题上,中国人现在好像刚刚从“养儿防老”观念中脱离出来,思想观念上还无所适从,没有形成合理的一套思想理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中国的老龄工作实际上刚刚起步,有必要向先进和发达的国家学习相关的经验,尽快形成适合中国国情而又符合天理人情的老龄工作规范和制度,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老龄工作做得更好,实现自古以来“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理想,从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何天杰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