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兴华街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近10万居民,另有流动人口6万人,原农村居民比较多,居民成分复杂,人口整体素质较低。辖区内12所中小学中,公办学校只有三所,其余9所均为民办学校。 街党政领导意识到,要建设和谐文明社区,前提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为此,街道党工委从自身实际出发,组织关工委、妇联、共青团对社区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以家庭教育为切入口、带动辖区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积极创办了“兴华街社区家长学校。” 社区家长学校于2007年建立,学校定位为社区“三教结合”的互动平台和载体,任务是为家长提供素质教育。社区家长学校不收费,不固定生源,具有社会公益性。社区家长学校不替代学校的家长学校,而是对学校家长学校的补充和完善。社区家长学校重点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开展活动,间或还组织各学校共同开展活动。教学上主要针对社区学生家长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安排专题讲座,如法律讲座、家庭教育讲座,组织经验交流,举办家长论坛,开展对“问题学生”的帮扶等形式多样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遵纪守法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兴华街社区家长学校”建立近三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做出了优异成绩。居民(绝大部分是学生家长)受到社区家长学校各种专题讲座的教育和启迪,出席各种活动获得的信息,思想道德素质和家庭教育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进;所有受帮扶的“问题学生”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街区青少年犯罪率下降为零,使辖区文明程度有效提升。因而,兴华街于2009年被评为“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集体”、“广州市第29届‘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广州市羊城家庭文化节优秀组织奖”。社区家长学校还被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关工委联合命名为首批“广州市家长学校示范点”,被评为“广州市廉政文化进家庭”试点先进单位,并在广州市文化公园举办的现场会上作家长学校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专题经验介绍。兴华街于2009年共获得16项先进荣誉。 “兴华街社区家长学校”能在短期内取得如此显著成绩,主要原因是: (一)街党工委极其重视和正确领导 社区家长学校由党工委书记担任工作指导小组组长,由党工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担任社区家长学校校长,把社区家长学校纳入到街道工作的议事日程。2009年把社区家长学校工作列为街道“十项重点工程”。硬件上有支持,经费上有保证。指导组召开会议,讲师团召开研讨会,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均出席,倾听与会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出相关指示,并且经常向区和市有关领导汇报请示工作,得到上级鼎力支持和悉心指导。 (二)建立起宏大的师资队伍和强力的讲师团 社区家长学校吸收街道相关科室人员、辖区中小学校校长、社区居委会主任和家长代表组成社区家长学校工作指导组,聘任街12所中小学校的德育教师、街道律师志愿者成员、“五老”队伍成员、街道青年中心学生及优秀学生家长等,组成常任师资队伍,以调动各方面的的积极性。此外,还聘请了一批省、市著名教授学者、航天科学高级专家、全国著名书画家、全国英雄警察、高级检察官、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组成10余人的讲师团,对学生家长以及中小学师生作多种专题报告。召开中学各科教师代表、各类学生代表、各级学校学生家长代表座谈调研,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指导和帮扶。 (三)每年均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并致力执行,如,2009年制订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关工委、社区家长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其中要点是: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2)发挥“三教”平台作用,创建扩展“学校教点”; (3)收集资料,汇编讲师教材; (4)强化科普教育,建立科技广场; (5)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家长学校影响力。 还订出每月具体计划,有各种调研研讨会议,有各种活动安排,有各种专题讲座等。工作有计划,活动有安排,全年工作有条不紊。 近日将根据广州市和天河区领导的有关部署召开会议,商议制订2010年工作计划以及作出各种活动安排,以取得更大成绩,不负市、区领导的关切。 笔者是广东省高校退休教师,受聘参加兴华街社区家长学校讲师团,经常出席研讨会议,出席各种座谈、调研活动,能听到各种反映建议,收集到各方面的情况资料,并对学生家长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各项活动中,深受启迪,深感荣幸,决心为朝气蓬勃的兴华街社区家长学校进一步奉献绵力。 (曾国章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