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华南师范大学离退休教工党委、离退休工作处、退(离)休教工协会联合东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石龙镇兴龙社区党委,在石龙镇中山纪念堂联合举办“烽火不忘来时路,高举旗帜向未来”为主题的党建共建暨文艺汇演、石龙镇莞邑百姓宣讲活动,以“高校+ 社区+ 群众组织”模式,共同探索党建引领三方共建的新篇章。离退休教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王松堂,退协副理事长贺浪萍,东莞市老科协会长韩临晓,石龙镇副镇长叶伟杰、陈宇博,兴龙社区党委书记陈志雄等领导出席,石龙镇职能部门代表、共建单位代表、社区党员、群众 200 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王松堂、叶伟杰、陈宇博、陈志雄、韩临晓、吴书耀等,分别代表华师大离退休教工党委、离退休工作处、东莞市老科协与石龙镇兴龙社区党委,为共建仪式揭牌,开启协同共建新篇章,为进一步促进三方的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多的银龄力量。揭牌仪式后,叶伟杰为兴龙社区“光荣在党 50 年”老党员代表颁发了纪念牌。 陈志雄致欢迎辞并进行莞邑百姓宣讲,对前来兴龙社区参加联合演出的华师大离退休教职工、东莞市老科协会员、兴龙社区居民等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社区党委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破解民生难题、擦亮社区文化品牌、赋能“百千万工程”,通过“民生微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做法和成效,表示兴龙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城市更新、繁荣社区文化,号召广大居民群众争当社区发展主角、共绘幸福蓝图。 贺浪萍以《文脉润南粤,双馨耀华师》为题,宣讲分享华南师大助力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经验,传播岭南文化、赋能产业与民生的多元路径,诠释华南师大以文化人、兴业、惠民、传声的思路理念,介绍华师大在构建育人体系、服务湾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讲好广东故事方面的成就和影响,特别说明了华师大离退休教职工充分发挥“银龄力量”,以“高校+ 社区+ 群众组织”模式,推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实现“老有所为”与“文化润民”双向赋能的创新模式。 激昂的醒狮鼓点拉开文艺汇演帷幕,共建单位联袂献上精彩纷呈的演出。石龙镇实验幼儿园 16 名小演员以蓬勃朝气点燃全场热情,市老科协的手鼓《中国美》、舞蹈《盛世欢歌》、大合唱《当那一天来临》等节以欢快节奏、优美的舞姿、激情的演唱展现东莞市老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华南师大模特走秀《梅花赋》演绎发东方文化风骨,舞蹈《红色谍影》再现革命年代的隐秘忠魂,独唱《启航》寄托新征程新希望,电吹管合奏《清晨我们走在校道》展现银龄乐队风采,加演的《铁道游击队歌》得到全场掌声。整场演出高潮迭起,掌声雷动,不仅让观众沉浸式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激发了大家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演出在大合唱《当那一天来临》中结束,与会领导、嘉宾以及参演人员一起合影留念。本次活动以“文艺搭台 + 宣讲赋能”的创新形式,生动诠释红色基因与时代使命的同频共振,得到了华师大离退休教职工、东莞市老科技工作者、石龙镇各级领导、兴龙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撰稿:吴书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