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扬“五老”对年轻大学生的育人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育人功能,学校关工委组建了由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教授组成的“薪火讲师团”,到各学院作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讲座。9月7日,由讲师团成员郑维铭老师到大学城校园教学楼为文学院本科2023级新生开讲以《道德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养料》为题的报告,受到新生积极参与和热烈欢迎。 讲座伊始,郑维铭老师指出:“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卷帙浩瀚,滋养润泽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浸染着神州大地。”告诉大家要学一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关于幼学、蒙学、家训中的名言警句,增长传统文化知识和做人、治学、处世之道。郑老师从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入手,讲解了中华文化、礼仪道德对人生社会的指导意义,提出涵养道德应从人生起步的启蒙阶段做起,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蒙学、家训读本,如《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等。为了说明道德和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及其意义,郑维铭老师着重对“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论题展开深入分析。他从什么是道德、道德对于社会人生的作用、道德不是可有可无的三个方面论述了道德对于人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随后,郑维铭老师从中国古代的童蒙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国古代家训和蒙学中的道德养料两个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最后,郑维铭老师围绕“读”“学”“背”三个关键词罗列了五点建议,建议新生在平时多读经史典籍、经典小说,学一点传统书法艺术、培养书法艺术的兴致,读一点古代家训幼学,多背唐诗宋词等。 本场讲座既有严谨周密的学术探讨,又不乏生动活泼的经历分享,学生聚精会神聆听郑维铭老师讲解,一丝不苟地做笔记。讲座结束后,不少学生聚集到郑维铭老师身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逐一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与收获。 (撰稿:冼嘉文,审改:李浩文)
(郑维铭老师在讲座授课中)
(学生专注做笔记)
(课堂座无虚席、学生认真听讲)
(郑维铭老师、李浩文老师与学生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