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显示

R图片新闻

R推荐新闻

1 我校关工委召开校院两级关工委离退休成员学习培训会
1 物电关工委邀请刁振强副书记到学院上党课
1 记2015年祝寿会
1 华南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开学典礼举行
1 关心下一代 翰墨寄真情——我校主办书法家现场挥毫寄语赠送毕业生活动
1 国务院对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整
1 东南十一省(市、区)属重点师范大学关工委第二届协作会在江西师大召开
1 华南师范大学老年大学2014年春季招生简章
1 老年病的预防
1 谈谈痔疮的预防和治疗

更多内容

红色历史爱国魂  坚定信仰铸精诚—— 离退休教工党委举办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学习培训:参观杨匏安旧居与詹天佑故居
工作动态  加入时间:2023-07-12  来源:  点击:

炎炎暑至,云淡风轻。根据离退休教工党委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安排,7月11日上午,由离退休教工党委书记石丽红率队一行40余人怀着崇敬之心,参观了杨匏安旧居与詹天佑故居,进行体验式学习培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兴致勃勃地探寻那段隐藏在闹市深巷中的红色历史,参观革命先驱故居,感受信仰与精诚,思想上受到很大震撼,体悟深刻。

首先,让党员同志们深深感悟革命先驱对真理的信仰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传播真理坚信仰。杨匏安被称为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我们走进广州杨匏安旧居陈列馆,百年祠堂仍在续写红色故事。沿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漫步,可以看到一座牌坊在众多商铺中尤为显眼。杨家祠就静静矗立在这里。

杨家祠又名“泗儒书室”,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珠海的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祠堂和杨氏子弟考科举时的学习场所。

杨家祠是中共早期革命家、理论家杨匏安的旧居。杨匏安(1896年11月—1931年8月),广东香山县南屏镇北山村(今属珠海市)人,中共党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代部长,中执委,中共中央委员,太阳社发起人,华南地区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1918年初,杨匏安举家迁至广州,入住杨家祠(现为“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并在私立时敏中学担任教务长,同时受邀在《广东中华新报》担任专栏作家。

1918年至1927年,杨匏安一直在广州为革命事业奋斗,杨家祠是其主要的住所。一百年前的一个春天,杨匏安在杨家祠内举办“注音字母训练班”,掩护党团组织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了一批从事基层宣传工作的干部。广东党组织早期会议多在杨家祠召开,它还是中共三大筹备联络处,是大革命时期党在广州的重要活动场所。

五四运动爆发后,杨匏安深受触动。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期间,他在《广东中华新报》分19次发表了《马克斯(后译“马克思”)主义》,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等内容。他是马克思主义在华南地区最早的传播者,促进了五四精神在华南的传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注音字母培训班”是广东早期党组织领导下创办的教育机构之一,通过教学普通话宣传党的理论和思想。 “注音字母训练班”坚持开办至次年6月,为党团组织培养了一批重要干部。广州共产党小组成立后,杨家祠成为了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在中共广东支部及中共广东区委建立初期,许多会议都在杨家祠举行。陈独秀、谭平山、周恩来、陈延年等常在此开会,研究广东区委的工作。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前夕,中共三大的会场选址、会场布置、代表接引、食宿安排等都在杨家祠筹备,期间,中共三大代表瞿秋白还曾入住杨家祠,并在这里翻译了《国际歌》,发表在《新青年》上。

1925年春,中共广东区委成立监察委员会,这是党最早的地方性监察机构。杨匏安当选为监察委员会委员,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批党内监督干部之一。1931年8月,杨匏安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内的荒地上,时年35岁。

据现存资料介绍,1927年后,随着杨匏安离开广州,杨家祠也渐渐归于平寂。直至改造前,周边巷道里残旧的电线与新搭的通信线路纵横交错,通风口、市政水管、水表箱杂乱无章,昔日的岭南宗祠已破败不堪。

2019年初,杨家祠启动微改造,并于同年4月30日开门迎客。如今,杨家祠已成为爱国主义和红色教育基地。开放至今,已累计吸引8万多人次参观。杨家祠的革命活动功能(“中共广东区委活动场所”“黄埔军校招生时应考的中共党员报到处”“省港罢工委员会给罢工工人发放各界捐款处”“中共三大筹备联络处” ……),让老党员同志学习了解党史故事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非常有意义。

其次,使党员同志深刻体悟革命先驱毕生精力献祖国,赤胆丹心铸精诚的崇高思想境界。

参观了杨匏安旧居后,我们又一起走进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的詹天佑故居纪念馆,体悟近代中国铁路先驱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清廉实干的崇高品格。

百年古街老巷,见证悠悠历史。作为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荔湾区恩宁路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这里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出生的地方。

盛夏时节,漫步在恩宁路老街,沿着临街而建的白色骑楼行至十二甫西街,内进五十米,一栋保留着青砖墙、趟栊门和满洲窗的西关大屋静静矗立于此,这就是詹天佑故居纪念馆。

詹天佑,字达朝,号眷诚,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1760年,詹天佑的曾祖父詹万榜携眷移居广州从事茶叶出口贸易。1816年,詹天佑祖父詹世鸾在广州城西门外十二甫定居,詹天佑于1861年4月26日出生。詹天佑的童年接受了传统的私塾教育。1872年,詹天佑考取了清政府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1878年,詹天佑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留美的9年时间里,他从一个普通的中国幼童变成了一个站在世界铁路科技前沿的青年才俊。

参观了故居,党员同志们对詹天佑光辉的一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那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勇于创新、不断开拓的精神;他那精研学术、严谨务实、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作风;他那无私奉献、崇尚道德和甘为后人铺路的优良品质,让党员同志们深深地感叹,将詹天佑精神铭刻在心中。

党员同志们深有感触地说,詹天佑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铁路事业,他参与或主持修建了京奉、京张、张绥、津浦、川汉、粤汉等多条铁路。其中最令世人惊叹的便是京张铁路,它是首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詹天佑创造性运用了“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山地爬坡等难题。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面对西方列强的冷眼嘲笑,京张铁路大大提振了国民信心。在国家贫弱的年代,詹天佑凭着一颗精心,拓铁路打深隧,攻坚克难;胸怀一颗诚心,保质量担责任,造福人间,为中国振兴和发展奉献终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在詹天佑故居旁,有一座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学校——广州市荔湾区詹天佑小学。学校将“天佑心精诚路”作为核心办学理念,秉承着詹天佑宝贵的思想财富,为新时代天佑精神写下生动注脚。詹天佑精神力量播撒在詹天佑小学的每一个角落,哺育着天佑学子精心做事、诚信做人的品质。该校以继承与发扬詹天佑精神为历史重任,提高育人实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通过对詹天佑故居纪念馆中实物、图片等的参观,党员同志们深刻感受到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水平,以及詹天佑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决心和勇气。纵观近代中国铁路史,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的缩影,又是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与此同时,它又是中国人民抵御外辱、奋起抗争的缩影,中华民族学习先进、奋起直追的缩影。正是在詹天佑的团结和带领下,中国第一代铁路建设者翻开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崭新篇章,迈出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坚定步伐。经过几代交通人的不断拼搏,我国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由一个交通弱国,变为一个交通大国,正逐步走向交通强国。参观詹天佑故居,让更多人更详细地了解詹天佑,了解中国铁路史,继承和弘扬詹天佑爱国、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詹天佑精神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焕发出新的光辉。

故居无言,历史有声。陈列在旧居与故居内的每一件文物,仿佛都在无声诉说着革命先驱的坚定信仰与赤子之心,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撰稿:谢飘云

参观杨匏安旧居1.jpg

参观杨匏安旧居2.jpg

参观杨匏安旧居3.jpg

参观杨匏安旧居4.jpg

参观杨匏安旧居5.jpg

参观杨匏安旧居6.jpg

参观詹天佑故居1.jpg

参观詹天佑故居2.jpg

参观詹天佑故居3.jpg

上一条: 我校召开关工委和老龄组织调研交流座谈会
下一条: 最后一页

没有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箱: hsltb@scnu.edu.cn                        电话: 85211020  85212923

相关部处:校办公室 组织部 人事处 教务处 社科处 科技处 校工会